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竞争的白热化,物流–这个电子商务中的瓶颈环节,已经成为电商巨头们决心打造的新的核心竞争力,甚至一度有人喊出,“得物流者得天下”。
2011年,可以说是电商企业们全力进军物流业的一年。1月,阿里巴巴宣布,将投资200亿到300亿人民币,逐步在全国建立起一个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。后期,阿里巴巴希望能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集资1000亿人民币发展物流系统。马云甚至豪言:10年以后,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,人们只要在网上下单,最多8小时货物就能送到家。 2月,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宣称,将把募集来的15亿美元中的大部分资金投入物流体系建设。 5月,沃尔玛与1号店达成战略合作协议。沃尔玛拥有全球化的经验和先进的供应链系统,1号店仓库管理系统将借鉴沃尔玛经验,提高自动化程度,形成专业的流水线运作,一个原来日订单承载量2万的仓库提高到5-6万单。 7月,麦考林在吴江兴建近14万平方米的全球运营中心,并且斥巨资引进美国“红色草原”供应链信息系统。 11月,苏宁电器在合肥建立的首个第三代大型物流基地正式投入使用。据称,未来5年内,苏宁电器还将在徐州、重庆、青岛、广州、厦门等建立60多家物流基地。
虽然,电商企业们越来越重视物流,纷纷施展拳脚、大干快上。但哪一种物流模式是最佳模式呢?这个问题,似乎没有唯一答案。可以说,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以下对几种主要的电商物流模式进行一个简要评析。
1. 轻公司轻资产模式
轻公司,国内最早的代表企业是PPG。它是指,电子商务企业做自己最擅长的,比如平台、数据,而把其他业务比如生产、物流都外包给第三方专业企业去做,最终是把公司做小,把客户群体做大。
电商物流中的轻公司轻资产模式,即电商企业着重在于管理好业务数据,管理好物流信息,而租赁物流中心的地盘,并把配送环节全部外包。这是传统电商企业的传统运作模式,也就是说,电商企业真正实现“归核化”和“服务外包”。典型的电商企业有当当网、国美电器。
目前,当当在全国设有10个物流中心,其中北京有2个全国性物流中心,其他5个城市(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武汉、郑州)有8个地区物流中心,合计建筑面积18万平米,日处理订单能力为16.5万件。通常订单被直接派送到就近物流中心,再由该中心对外派货,在附近没有物流中心时,就由总部中心重新分派。在运输配送环节,当当与国内100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了合作,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到当当物流中心取货外送。
目前,当当网正计划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,将这些资源变成电子商务行业公共资源,进而以物流整合者和公众服务平台的角色向其他企业开放物流服务,为其他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商品储存、分拣、包装及全国1200多个城市的COD配送服务。
另外一家传统连锁企业巨头–国美电器,从 2002年开始就逐步用集中配送体系取代了厂商直供门店的配送体系,目前公司的配送中心已达到131个,配送中心面积62.5万平米,但其配送中心以租赁为主、自建为辅,为国美服务的物流服务商有500多家,国美通过打分评价体系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筛选,通过标准合同和配送中心以把控服务质量。
轻公司轻资产模式,减轻了电商企业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的资金压力,但对与其合作的第三方依赖度很高,如果第三方的服务出现问题,势必连累电商企业本身。曾有统计数据称,第三方物流的投诉率是电商企业自建物流的12倍。因此,这种合作模式需要具备较高的合作风险管控能力。
2. 垂直一体化模式
垂直一体化,也被叫作纵向一体化,即是从配送中心到运输队伍,全部由电商企业自己整体建设,这是完全相反于轻公司轻资产模式的物流模式,它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物流队伍、运输车队、仓储体系建设。典型企业有京东商城、苏宁电器等。
2009年,京东商城获得了2100万美元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