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营风险。
4. 云物流云仓储模式
借鉴目前热门的云计算、云制造等概念,云物流模式,顾名思义,就是指充分利用分散、不均的物流资源,通过某种体系、标准和平台进行整合,为我所用、节约资源,相关的概念还有云快递、云仓储。典型的电商企业,是阿里巴巴,包括旗下的淘宝商城、淘宝网。
阿里巴巴系的电商企业,一开始一直重在电商平台的运营、交易,而对于物流没有投入太多资源。但随着交易量的日益倍增,物流的短板更加明显,因此,阿里系开始了一系列的物流整合动作。
2007年,马云个人投资百事物流;2010年,阿里巴巴集团入股北京星辰急便,并确定德邦物流和佳吉快运为它推荐和第三方物流商;尔后,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、成都建立了四大配送中心,在其他20个省市建立了区域性配送中心,并计划两年内要在全国52个城市建立分仓中心。
星辰急便,比较特殊,可以说它是一个盟主型物流企业,通过加盟制,星辰急便吸引了众多民营快递公司加盟。它拥有自建的开放的物流管理系统–集网点、操作、质量、客户、货物追踪、资金监控、结算清分、平台分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,基本涵盖了B2B和B2C电子商务快递业务所有的核心内容。其运营口岸、分拨、班车等中转资源全面向社会开放,无论是直客、同行还是加盟网点都可以在云平台上实现货物的全国配送。公司拥有运转及分拨中心150多个,网点数 3800多个,日处理业务量13万票。
从理论上讲,云物流实现了“三化”:一是社会化,快递公司、派送点、代送点等成千上万的终端都可以为我所用;二是节约化,众多社会资源集中共享一个云物流平台,实现规模效应;三是标准化,一改物流行业的散、乱,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,规范服务的各个环节。
云物流模式,希望利用订单聚合的能力来推动物流体系的整合,包括信息整合、能力整合。的问题在于,但目前,云物流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,解决了供给能力的调配问题,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配送能力的整合问题、服务质量问题、物流成本及物流效率的控制问题。如何整合和管理好云资源,这也是云计算、云制造面临的共同问题。
到2011年底,中国网民5.13亿,新增5580万。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%,达到38.3%。手机网民3.56亿,同比增17.5%。网购用户1.94亿,网络购物使用率37.8%。网上支付的用户1.67亿,使用率升至32.5%。可以说,电子商务业正是方兴未艾、高潮迭起的大好时代。当然,任何行业,商机越多,竞争越激烈。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,曾经作为电子商务瓶颈环节的支付、认证、信用已经不再是问题,但物流也不可能成为电商行业新入者的门槛。
换个角度说,如果一个电商企业,把物流服务整成全国老大,那它就可能已经不再是电商企业了。因此,合作才是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亘古不变的主题。不在合作中共同发展,就可能在竞争中相继衰落。
(原文发表于《信息与电脑》2012年第2期)
补记:本文发表后不久,便有媒体报道说,星辰急便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倒闭,甚至公布了其创始人陈平的手机短信“公司解散了,阿里7000万,我的 5000万全部赔光了。现在客户的2000多万货款被加盟商非法侵占,也不能返还。1400多名员工两个多月没有工资,我已经倾家荡产。做生意有赔有赚,现在公司赔本了,恳请大家一起承担,在此,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声:对不起了。” 不知是物流行业太烧钱,还是云物流模式太理想化,或者二则兼而有之。 |